
要說表圈內最近值得關注的動態有什么,“El Primero計時機芯50周年”當屬頭條。
50年前的1969年,將永遠是人類登上月球第一步的見證。而對于制表界,這一年則標志著一個傳奇的開始:真力時(Zenith)發布了第一款面向公眾的自動計時機芯——El Primero(“第一”),即便是歷經了半個多世紀,它仍舊被認為是制表界有史以來的傳奇。
El Primero機芯到底有多準?
其實計時表(舊稱:計時碼表)在20世紀初就已存在,但那個時候的它們都配備手動上鏈機芯。后來在20世紀60年代,計時表盛行之時,幾家鐘表制造商便開展了爭奪最高精度的戰斗。隨后,真力時在這場“制表競賽”中脫穎而出,創造出世界上第一款整合式自動上鏈計時腕表,搭載的便是這枚精準的El Primero機芯。
但是對于我們而言,El Primero機芯擁有36,000次振頻,或者它有能力測量1/10秒等都僅僅是一個模糊的數據概念。我們并不了解它在現實生活中,到底有多準?是否可以在艱險的環境下仍舊保持良好的性能?
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。
之后,真力時為了向世人們證實El Primero機芯的準確性,便在1970年進行了一項十分艱險的測試。
1970年,一款搭載了El Primero機芯的真力時“腕表”跟隨法國航空AF015班機自巴黎航行至紐約。只不過它并不是舒適地佩戴在旅客的手腕上,而是以固定在波音707客機起落架上的方式橫跨大西洋。
當機芯身處在巴黎機場的停機坪時,當時室外的溫度只有4度。二十分鐘之后,飛機升至一萬米高空之上,溫度降至零下62度,大氣壓力只有地面的四分之一。在紐約降落時,盡管機身猛烈搖晃,遭遇劇烈顛簸,但El Primero仍保持精確至秒鐘的高精準度,除了時差之外,仍保持每小時36,000次的規律振動,不需要任何調校。
經過此次測驗之后,人們開始覺得,在那個年代里,El Primero機芯比以往接觸的任何一枚機械機芯都更為可靠、精準。
于是,El Primero機芯便成為了“精確”的代名詞,之后,我們在很多非凡挑戰中都可見到真力時腕表的身影。
還記得在2012年的“紅牛同溫層任務(Red Bull Stratos)”中,真力時腕表與勇者共同完成了人類首次壯舉:奧地利人菲利克斯?鮑加特納(Felix Baumgartner)佩戴真力時El Primero飛返計時1/10跳秒腕表,以自由落體方式突破音障,真力時旗艦系列層云飛返1/10秒將成為第一塊在太空邊緣突破音障的腕表,在經受不同壓強、溫度、高度和加速度之后在抵達時始終完美運行。
授予菲利克斯?鮑加特El Primero層云高振頻飛返計時碼表1/10跳秒腕表
真力時El Primero機芯在經受各類不同的極限挑戰下,仍可保持精準走時。經歷了眾多艱險磨難的El Primero機芯將是其他機芯永遠無法比擬的傳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