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除了重視外觀設計,喜歡腕表的朋友也經常關心機芯的結構和管理。一直以頂級制表技術著稱的百達翡麗制表廠,在機芯的研發上首屈一指,這是有目共睹的。因此,主持人安排了百達翡麗的機芯,供大家參考。
百達翡麗的好機芯是什么
什么是好的運動?這個問題相當專業,涉及面很廣,但至少要滿足以下條件:
一、機芯整體設計是否優秀?卷繞系統、輪系排列、齒輪加工、寶石應用,以及精密擒縱結構和微調裝置,都需要達到一定的水平和要求。二、好材料:包括非氧化變形的基板、膠合板、不易斷裂的彈簧、非磁性的游絲,甚至特殊合金擺輪等。都有助于提高旅行時間的準確性和持久性。
3.保養容易:再好的機芯也需要保養,保養的方便程度會考驗師傅的技術和手表的質量。超薄或俗稱四分之三夾板運動有其獨特性,但增加了保養過程中的難度。或者由于設計不良等原因導致拆卸或組裝費時。所有這些都會降低質量指數。
4.精美的打磨和裝飾會增加機芯的價值,這是鐘面玩家成交的重要因素。
動詞(verb的縮寫)罕見的結構和設計:矩形、弧形、橢圓形或桶形機芯,以及齒輪和貴金屬材料的排列等。都有助于運動。不及物動詞穩定性和耐久性: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測試。一個獨特的機芯最終會隨著表殼一起出售,表帶.精度和操作阻力是最終目標,這樣才能真正完成一個好的機芯。最后,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應對機芯進行嚴格的測試、調整和質量檢查,以確保其質量、耐操作性和實用性。百達翡麗(PATEK PHILIPPE)的Cal.460滿足了上述大部分條件,其中自動上弦機構和重量微調機構最具特色。
Cal.12-600是PATEKPHILIPPE自上弦機芯的第一代,于1953年推出,Cal.27-460于1960年問世。與帶軸向軸承的Cal.600機芯相比,后者有七顆紅寶石。它在軸承上配備了滾珠Ball軸承,當然也取消了鵝頸微調,主要是因為陀螺儀的重量微調足夠精密。雖然Cal.460是Cal.600的繼承者,但它們的結構卻大不相同。基本上Cal.12-600是Cal.10-200的自動繞線類型,而Cal.27-460屬于Cal.23-300。Cal.460配備優質藍鋼雙層游絲,擺動頻率19800次。雖然是緩慢的擺動頻率,但在行走中穩定準確。滿弦有50多個小時的能量,比現代新表更精準。百達翡麗有兩種重量平衡輪。前期平衡環較寬,重量位于平衡環內。因為很難制造,所以從技術的角度來說值得擁有。在后期,重量位于車輪環內部。這也是目前百達翡麗所有機芯采用的方式,適合大批量生產。
百達翡麗有兩種重量平衡輪。早期的重量位于平衡輪的輪環內,這很難制造,而后期的重量位于輪環內,這是目前所有PATEK PHILIPPE機芯采用的方式。
Cal.27-460被維修技術過硬、真正懂表的技術人員譽為最優質的自動上弦機芯之一。它具有出色的設計和高耐用性。其工作原理是當雙向卷繞的自動盤轉動時,自動輪帶動偏心小齒輪,進而帶動搖臂。搖臂像木鳥一樣有兩個喙,通過推動和滑動帶動反齒輪,然后動能通過傳動輪通過小卷線器到達彈簧,因為卷線機構操作非常靈巧。
百達翡麗其他機芯簡單介紹
240 Q
超薄自動上弦機械機芯,總直徑:27.5 mm,厚度:3.88 mm 27石,8夾板平衡擺輪:基隆Max擺輪BPH:21,6
動力儲備:48小時;零件號:275件;日內瓦印記型號:5040、5139、5140
240 PS C
自動上弦機芯,總直徑:30 mm,厚度:3.43 mm 27石,8夾板平衡擺輪:基隆Max擺輪BPH:21,600,600頻率/小時動力儲備:48小時零件號:共191個日內瓦印記型號33606000
240 HU
自動上弦機械機芯,總直徑:27.5 mm,厚度:3.88mm,33顆寶石,8個夾板平衡擺輪,基隆Max擺輪
BPH:21,600頻率/小時功率儲備:48小時零件數量:共239件。日內瓦印記型號33605130、5131
240 PS
center>
IRM C LU PS是Petite Seconde(小三針)縮寫 IRM代表 Indication de Reserve de Marche 動力儲備 C代表 Calendrier 日曆 LU代表 phases de Lune 月相盈虧 自動上鏈機械機芯 總直徑:31 mm 厚度:3.98 mm 29石、11塊夾板 平衡擺輪:基隆麥克斯擺輪 BPH:21,600頻率/小時 動力儲備:48 小時 零件數:共265件.
日內瓦封印標記 型號:5712、5712/1、5722、3712/1A
240 SQU
自動上鏈機械機芯 總直徑:27.5 mm 厚度:25.3 mm 27石、6塊夾板 平衡擺輪:基隆麥克斯擺輪 BPH:21,600頻率/小時 動力儲備:48 小時 零件數:共159件.
日內瓦封印標記 型號:5180/1
同時代的其他“小眾”名牌只能俯首稱臣,原因很可能就因為將目標過多注重在功能和外觀方面。百達翡麗在手表方面的經典機芯是12-600,而在懷表方面則是Gondolo Chronometre。兩款機芯都代表著該范疇的最高地位,然則兩者的際遇,卻是榮辱互見。
1980年代末期,時計收藏還沒現在這么普及化,基本上只是經濟過熱后多余資金的一條出路。那年頭,一場國際拍賣只有八十只表,著名的GondoloChronometre是人們的寵兒。有一次Antiquorum在彌敦道金域假日舉行拍賣,來了一對湊趣夫婦,坐在我旁邊,自我介紹說第一次參加拍賣,想買有收藏價值的東西。我當然建議他們買Gondolo。結果終于搶得了一只。不連傭金80,000港元。
Gondolo Chronometre是20世紀初的作品,它采用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設計,例如狼牙式發條輪齒、蝸牛式微調、開口式雙層金屬補償擺輪等,今日已停產。區區七八萬港元(它的最高峰是,10萬港元),大概無法買到更好的機芯。但是由于手表業的低迷,手表市場銷售業績不好,最后不得不停廠。兩三年前,Gondolo Chronometre,只是兩萬港元多一些,直至如今,它在拍賣里也常常只以三萬左右成交。這是被忽略的項目,這是產量超過500只的表里機芯絕對最好(不是之一)的一只,我強烈建議讀者們遇到時不要錯過,不管你是愛表人還是投資者。